重大考古發現:南朝四百八十寺,西營村下數第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枚的詩句讓南朝建康城(今南京)佛教興盛成為世間千年印象。28日“煙雨樓台——西營村考古紀實展”在六朝博物館展出,通過200餘件(套)出土文物講述南京西營村南朝佛寺遺址的故事。 图片alt“這是南京乃至南方地區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好、佈局最為完整的佛寺遺址,可以說,這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被發現的最早 一座寺院。”考古領隊、南京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龔巨平告訴記者。 图片alt西營村考古自2019年8月以來,相繼發現南朝佛寺建築基址5處,南唐窯址9座及大面積的窯業作坊遺存,宋代灰坑18個,以及大量明代琉璃窯遺物。其中南朝佛寺是最重大發現,考古表明這座佛寺以佛塔為中心,現存面積約7000平方米,呈“前塔後殿”佈局,配套有磚鋪地面、排水設施等。佛塔下的地宮埋藏有舍利函,夯層中出土了半兩、貨泉、布泉、五銖等種類銅錢,以及金箔菩薩像、金瓶、水晶珠、玻璃、雲母片等遺物。 图片alt“出土銅錢年代最晚的是劉宋元嘉四銖,這告訴我們,塔基地宮內瘞埋舍利函年代不早於劉宋元嘉年間,”龔巨平說,“遺址出土的泥塑和鎏金佛教造像殘件、蓮花紋瓦當、筒瓦以及大型石柱礎等均具有典型南朝特徵,綜合判斷這座佛寺遺址始建年代不早於南朝劉宋,毀棄於梁代的侯景之亂或隋平陳之際。 图片alt此外,出土的琉璃珠、瑪瑙珠、玻璃器、琥珀器等遺物,經檢測均為域外產品,顯示出南亞地區的風格,反映出南朝時期建康地區與絲綢之路諸國密切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據悉,由於西營村南朝佛寺遺址的重要性,遺址將進行原址保護,塔基遺跡已建保護大棚加以臨時保護。 图片alt鏈接:西營村南朝佛寺遺址考古價值本次發現的南朝佛寺遺址,是南京乃至南方地區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好、佈局最為完整的佛寺遺址,為探索南朝佛寺佈局、建築規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佛塔應為純木塔建築,對於研究南朝時期東亞地區的全木木塔造型與結構有着重要意義;首次發現的塔基中心開挖帶台階的長方形豎穴土壙“地宮”與夯土分層封護遺跡,呈現出有別於以往發現的瘞埋舍利方式的新特徵,為研究六朝時期舍利瘞埋方式與內涵提供了重要資料;出土的蓮花瓦當形制多樣,豐富了六朝瓦當體系,佛像體現出塑造成像、施釉、妝鑾等工藝特點,為研究南朝佛造像提供了新的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