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里有一句台詞:“人啊,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一個人,如果總想着別人來成全自己,那麽,就總免不了期待落空後的失望。
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學會“自己成全自己”,才是一個人強大的開始。
成全自己,修煉自己
蘇秦本是洛陽人,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便去游說秦王。可是上書了十幾次,都不被採納。
最後財物用盡了,蘇秦只能離開秦國回家。
他背着書籍,挑着行李,形容枯槁,一副慚愧的樣子。
回家後,正在織布的妻子不下織機迎接他,嫂子不肯為他做飯吃,父母也不與他說話。
蘇秦感嘆道:“妻子不把我當丈夫看待,嫂子不把我當小叔子看待,父母不把我當兒子看待,這都是我的過錯啊。”
於是蘇秦開始更加發奮地讀書,讀書瞌睡了,他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至足。
經過一年的苦學,蘇秦終配六國相印。
蘇秦面對親人的冷漠,沒有選擇怨天尤人,而是選擇狠下心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當一個人處於人生的低谷,看遍世態炎涼,受盡人情冷暖,此時,更要沉得住氣,要學會自己成全自己,要學會“對自己狠。”
只有狠下心來,去“忍人所不能忍”,方能有機會,乘風破浪,扶搖而上九萬里。
成全自己,善待自己
畫家幾米說:“不要在一件別扭的事上,糾纏太久,糾纏久了,你會累,你會煩,會痛,會厭,會累,會神傷,會心碎。”
很多時候,傷害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一件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自己還要在心中反復思量,結果,本來是芝麻綠豆的事情,卻把自己折磨得身心俱疲。
人生在世,誰都會遭遇一些糟心事。
遇到糟心事不要緊,吞下去便可,千萬別嚼。
如果細細咀嚼,只會把痛苦放大。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野馬效應。”
說的是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專門以吸食野馬的血為生。被吸血的野馬無論怎麽狂奔,都無法擺脫吸血蝙蝠。
最後野馬死了。
但研究人員卻發現,吸血蝙蝠的吸血量,根本不會導致野馬死亡。野馬死亡的真正原因,是自己的狂躁和劇烈運動。
面對爛事,有的人會沉不住氣,結果讓自己捲入其中,備受煎熬;
有的人卻能夠保持平穩的心態,“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學會保持情緒穩定,不被爛事牽引,學會善待自己,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成全自己,尊重自己
陳果說:“真正的自信是,你覺得我不好,你也覺得我不怎麽樣,可是我瞭解我自己,我知道我自己有幾斤幾兩重。
你把我貶很低,我知道我的分量還是沒變,我還是有非常閃光的地方,我還是有足夠多的用。”
一個人,如果一旦處於低谷,面對別人的貶低、鄙視,就不把自己“當人”,喪失了自尊,那麽,他又憑什麽來開拓進取呢?
一個失去自尊的人,會認為自己本應該“卑躬屈膝”、本應該“低人一等。”
如此,便難脫離苦海。
古語雲:“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一個人越是處於窮困之時,就越需要有“傲骨。”
這份傲骨,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在人之下,不卑不亢。
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尊,面對恥辱也不覺得羞恥,那麽,這樣的人,是不會有出息的。
如果勾踐不以亡國為恥,也就不會有“卧薪嘗膽”,不會有後來的復國了。
自尊,是一個人最後的底牌,萬不可失。
一個人只有守住自尊,不論面對再多的嘲諷、打擊,也不“自侮”,方可逆風翻盤,成全自己。
結語:
有人說:“人的一生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翻天覆地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註定單槍匹馬。”
人生於世,有些路,只能是一個人走、一個人扛,靠不得、指不上任何人。
只有學會自渡、學會自個兒成全自個兒,才能最終迎來“雨過天晴”。
願你我,都能自己成全自己。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