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導讀:
1、拼多多現狀如何?
2、同城配業務入局已晚?
3、未來該如何佈局?
據悉,最近拼多多正在招募具備24小時同城送達能力的商家,配送商品包括水果、鮮花、低溫奶以及蛋糕品類,地點在北、上、廣、深等地區,配送範圍可至區級或縣級。商家可零傭金入駐,只要在拼多多平臺申請,有拼多多店鋪和同城配送能力即可報名。在開通了同城配送功能之後,商品會被貼上專屬的“24小時達”標簽,並獲得拼多多流量扶持。
01 現狀如何?
據拼多多2021年Q4財報顯示,Q4其月活用戶為7.33億,與Q3相比減少810萬,同比增長僅為2%。此外,Q4營收272.309億元,同比增長3%,為上市以來最低增速。可以看出,拼多多在月活用戶以及營收的增長方面,呈現一定放緩趨勢。
伴隨着全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大背景,國內的物流系統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很多快遞網點被迫停止營業。據中央電視台報道,全國被迫停發快件的快遞網點已經超過了2000個,多集中於中高風險地區;而在物流受阻的情況下,拼多多自然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另一方面,雖然不通暢的物流使得商品不能及時從商家送到顧客手中,但消費者的購物需求並沒有減弱,反而因為線下商店大面積的關門更依賴於線上購物。而拼多多正是瞄準了消費者在疫情下的這一巨大需求,開啟了同城配送業務,正式進軍零售業。
在瀏覽拼多多頁面時發現,一些即時需求較高的品類如鮮花已經能提供同城服務。有拼多多鮮花商家表示,晚上七點左右下單的鮮花,能在次日早上送達到指定位置。不過同時也註意到,在搜索“同城鮮花”詞條後,平臺還未對此類時效商品進行歸類貼標,突出時效印象。
目前來看,拼多多主站並未將電商和同城業務做出區分,也未給同城業務開闢單獨的入口,開放24小時達的商家數量也還有限,能否達到理想的流量效果,還有待觀察。
02 入局已晚?
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物流科技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即時物流交易規模為1832.2億元,同比增長7.77%。2017年至2020年交易規模分別為:703.7億元、981.2億元、1312億元、1700億元。交易規模逐漸持續增長。盡管阿裡、美團、京東等在同城零售領域深耕已久,拼多多此時入局,依然有很大的市場。
在配送時效方面,由於不同於以往拼多多的商品品類,這次拼多多參與同城配送的品類都是及時性很強的一些商品,除了水果蔬菜以外,還有鮮花、蛋糕等,都是一些保質期較短、容易導致較高損耗的產品,需要即時的完成配送。業內人士表示,以往我們認為在幾小時內配送上門才叫即時零售,而本次拼多多的24小時內配送,時間快的話可以在下單當天完成配送,慢的話可能變成次日達。於是拼多多的配送介於即時配送與非即時配送之間,那麽只能依靠商家自身去提高配送效率,或者與消費者形成統一意見;也就是說,拼多多的同城配送效率依然有待提高,同時也需要針對不同消費者推出不同的配送服務。
在配送模式方面,目前的同城配送有兩種,一種是由平臺負責配送,商家負責成本;另外一種是由商家負責配送和成本。而此次拼多多的同城配送是由商家自己負責,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拼多多本次的動作相當於是新增了一個傳統外賣業務,由商家自己負責配送,作為平臺的拼多多只提供流量,物流並不需要它去提供,配送由商家負責。
只要拼多多有足夠多的流量,並且能夠把流量轉化為商家足夠多的單量,那麽商家完全可以自己請騎手,或者也可以像傳統外賣一樣,由老闆或店員自己去配送,由於自己配送的成本比外包給其它平臺去配送要便宜,就可以把配送的成本大大降低。而盡管商家需承擔物流的運輸和成本,但同城配送的客單價比較高,利潤較大,由商家自己承擔配送的同城配還是有盈利的可能。
從2020年開始,拼多多由輕做重,開始補足倉儲、物流短板,在基礎設施上進行投資,因此有人表示縣域網格倉與同城配的結合會讓拼多多在縣域層面取得新的突破。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拼多多之所以不在社區團購模式的基礎上,由團長進行配送到家,原因在於社區團購模式的運輸鏈條比較長,從大倉作總的調撥,從中間商到網格倉,再從網格倉到團長,最後再到顧客,運輸鏈路太長,環節太多,導致容易產生損耗。例如冷藏酸奶需要始終在冷藏環境下,鮮花脫水容易導致乾枯,這類產品更適合點到點的同城配送服務。
另外,社區團購模式下的同城配,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悖論”。一方面,生鮮產品需要非常新鮮才能有好的體驗,另一方面,社區團購模式下的同城配,盡管商品比較便宜,商品的新鮮程度卻並不高,難以有非常良好的購物體驗,原因在於,社區團購模式下的配送鏈條比較長,同城配的顧客是更加追求體驗的用戶,並不只是追求價格便宜,他們更在乎體驗;而社區團購模式下的同城配,配送鏈條長導致商品品質的降低,顧客難以有良好的購物體驗。
業內人士表示,同城配送的成立,一定是特殊的場景、特殊的需求,成本和時效是同城配最重要的兩個要點。首先是成本,無論是人力成本還是運輸成本都非常高;目前是由商家進行配送,未來如果拼多多用自己的物流進行同城配送,勢必要進行集約配送,利用大數據的演算法,分析鏈路的運輸,使得配送成本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次是時間,時間上也很難有保證,城市區域之間,在交通堵塞的情況下,需要好幾個小時,當日送達沒有問題,具體到數小時達,就很有難度,因此多種配送方式也成為必須考慮的一點。
盡管現階段的拼多多在物流配送上沒有大的優勢,但坐擁8億用戶的流量,本身就是最大的優勢;美團亦是在只有用戶流量的情況下,一路高歌猛進,取得如今在零售行業的成績,拼多多在擁有更龐大用戶群體的情況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另外,從某種程度上說,同城配也可以看做增加了多多買菜沒有送貨上門配送服務的環節,擴大了拼多多在生鮮行業上的佈局。
03 未來如何佈局?
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物流科技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即時物流交易規模為1832.2億元,同比增長7.77%。2017年至2020年交易規模分別為:703.7億元、981.2億元、1312億元、1700億元,交易規模逐年持續增長,這意味着同城配送依然存在很大的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拼多多開啟的同城配送服務,是在對自己埠的流量在進行測試,也許在目前的試水階段讓商家自己配送,在覺得時機合適的時候再用自己的物流進行配送。隨着近兩年拼多多在物流上的逐漸投入,拼多多的極兔快遞在有乾線物流配送的同時,同城配送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當拼多多的極兔快遞發展到一定程度,由平臺自己來負責配送似乎是可以預見的。但與此同時,對同城配送業務來說,相比拼多多以往的對價格敏感的性價比顧客群體,同城配的用戶群體是一個處於中高端的水平,這一部分群更加註重消費所帶來的體驗,因此拼多多需要針對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策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