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飯後慢走30分鐘,真的能夠降血糖?醫生給出答案

導語:隨着社會發展的迅速,家家戶戶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身體健康方面大家也越來越廣泛關註。近日一個話題引起熱議——糖尿病人飯後慢走30分鐘,能夠降血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這麽簡單的方法能降低血糖何樂而不為呢?那今天就跟着小編來探究一下糖尿病人飯後慢走30分鐘是否真的能夠降低血糖!

图片alt

什麽是糖尿病?怎麽定義它

糖尿病是一組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利用障礙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

糖尿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

图片alt

病程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引起急性嚴重代謝紊亂。

糖尿病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腎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的類型是幾類?

——1型糖尿病

少見,常在幼年和青少年階段發病,在我國占糖尿病患者的1%以下。病因上可分為免疫介導性和特發性(發病機制不明)。

發病機制主要為因胰島B細胞被破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或顯著減少。

图片alt

——2型糖尿病

常見,在我國占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病因包括胰島素抵抗、胰島素進行性分泌不足或兩者兼有。

糖尿病人飯後走步30分鐘,可以降低“幾點”血糖?醫生給出解答

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對較高,正常行走時,身體出汗、心跳率加快20分鐘左右,可將血糖值降低1~2點。

因此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餐後步行半小時,可以降低血糖,飯後散步也可以增加胰島素的分泌,減少胰島素的抵抗,從而幫助藥物發揮更好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飯後運動也是有一個固定時間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图片alt

在糖尿病患者快步走開始的5至10分鐘,血液中糖分消耗很少,降糖的效果並不明顯。而在20—30分鐘後,血液中的糖分開始大量消耗,降血糖的作用才會更加明顯,如果超過40分鐘,運動量較大,身體就開始消耗脂肪,盡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狀態。

綜上所述如果每天保持1至2次、每次持續20至30分鐘輕松愉快的快步走,對控制血糖的確很有幫助。

糖尿病人在運動的同時還應註意那些問題?

1、運動前要監測血糖

如果血糖水平低於3.9mmol/L或者血糖水平大於13.9mmol/L,不建議進行運動,容易誘發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或者急症狀態。

2、運動前血壓要保證平穩

如果血壓水平過高,不建議進行運動,天氣過於寒冷或過於炎熱的情況,也不建議進行室外運動。

图片alt

3、糖尿病患者運動時可以記住一、三、五、七口訣。

一指糖尿病患者飯後1小時運動,三指運動的時候,運動的持續時間大於30分鐘,五指糖尿病患者每周運動的天數不要少於5天,七指糖尿病患者在運動的時候控制最大的心率。

最大心率的計算公式可以用170減去糖尿病患者的年齡,最大的運動心率要根據患者的不同基礎情況決定。如果基礎條件比較差,最大心率應嚴格控制,建議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