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孫喆
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27日報道,在歐盟26日批準向受中立關系影響的立陶宛企業提供1.3億歐元的援助後,立陶宛工商會聯合會(LPPARA)主席瓦爾庫列維丘斯(Rimas Varkuleviius)在接受採訪時“再倒苦水”,不僅稱該計劃是“有待修復的”,還表示只有很少的立陶宛企業滿足相關條件。
相關報道截圖(來源: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
報道稱,根據歐盟方面的相關規定,只有貿易進出口總額占貿易總額四分之一或以上的立陶宛企業才有資格獲得貸款,以補充營運資金。
瓦爾庫列維丘斯告訴記者,符合這一條件的立陶宛企業數量“非常少”。
“我以前是一家出口量很小的乳製品公司的負責人,老實講,大約只有4%(的份額),(我想)肯定還有不少像這樣的企業。”瓦爾庫列維丘斯說。
瓦爾庫列維丘斯還表示,一些符合條件的公司實際上都是“再出口”企業,這些企業的商品並不是由本土製造的。
“肯定會有小部分企業吹噓自己達到了25%,的確,有的木材公司的出口甚至達到了80%或者更多,但那更像是一種形式的‘再出口’。”瓦爾庫列維丘斯繼續解釋。(註:再出口是指將外國商品輸入本國後未經加工而再向國外輸出,也稱復出口。)
據悉,這並不是這位工商會聯合會主席第一次公開向媒體“倒苦水”。去年年底,瓦爾庫列維丘斯就在接受採訪時直呼,立政府必須盡快解決與中方的問題,對立陶宛企業來說,“沒有時間再等下去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