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官員頻繁針對降低對華關稅問題發聲。白宮方面稱由於通脹嚴重,美國正考慮降低部分對華商品的關稅。美國財長在內的多名高官都對上屆政府的關稅政策造成的結果表示質疑,認為這種做法提高了美國民眾的成本。
取消關稅呼聲巨大
目前美國的確面臨着通脹居高不下的問題。美國3月份的通脹率更是飆升到了8.5%,更是創造了歷史新高。專家分析,取消對華關稅將是緩解通脹的最簡單辦法。
其實美國財長耶倫在去年就明確表示,加徵關稅會導致美國國內物價更高,她也曾多次提出要降低對華關稅。總之,美國國內取消關稅限制的呼聲越來越高,甚至連當初支持關稅戰的共和黨議員都改變了當初的態度。
美國之所以在關稅問題上態度有所改變,也是出於一定的理性角度。但就目前的狀態看,美國的態度改變不夠徹底。美國對華降低關稅的種類僅涉及到所謂的“非戰略性商品”。首先可以明確的是,美國已經發現對華加徵關稅的行為造成了自己的經濟損失,但在晶元等關鍵領域,美國依舊會延續對華高壓政策。
企圖政治交換
拜登政府相對於前任政府,依然對華保持強勢態度,只不過針對性有所不同。雖然拜登政府已經發出了相關信號,但是在實際行動上卻沒有任何跡象,反而是不斷暗示中國先降低對美關稅,美國再降低部分商品的關稅,來實現某種程度上的“政治交換”。可見,美國政府又在搞政治陰謀,想跟中國玩空手套白狼這一套。
如今中美貿易戰已經持續了4年,美國並沒有達到其既定的效果,中國也沒有妥協,中國進出口貿易額度已經突破了6萬億美元,而且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美國政府也發現了關稅戰的嚴重後果,即成本全都轉移到了美國消費者和企業身上,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此外,美國單方面加徵關稅的做法本身就是有悖規則的,既傷害了中美貿易,也不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當前階段,各國面對着疫情的嚴峻挑戰,經濟出現了各種程度的下滑,亟需經濟復蘇。美國需要做的並不是試探,而是盡快取消對華加徵的不合理關稅。如果想要繼續以此為籌碼,讓中國為美國的錯誤買單,那麽美國無疑是打錯了算盤。
部分消息來源參考: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