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岡人的飛行雜耍團”:俄空天軍如此英勇,為啥拿不下制空權?

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打成現在這個樣子,俄羅斯這個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到底成色如何,已經被看出來了,這也是西方敢不斷升級軍援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俄軍在頓巴斯地區的進展極為緩慢,“徹底解放頓巴斯”的第二階段軍事行動到現在,才前進了10公里,攻占了幾座小鎮,俄烏雙方幾十萬大軍還在逐村爭奪,消耗大量軍事資源,這對處於進攻狀態的俄軍格外不利。

图片alt

在俄軍後方頻繁火災、爆炸的同時,分析人士認為,烏克蘭軍隊正在消耗俄軍的進攻銳氣,同時等待更多的軍事援助抵達,在俄軍將最後的預備隊投入後,烏軍才會發起真正的反攻,屆時,俄軍在頓巴斯很可能面臨主力被圍殲的命運,是否能像基輔戰役那樣撤退,很難說。

图片alt

不僅僅是分析人士,就連普通人都看出了俄軍現在面臨的軍事頹勢,尤其是對俄羅斯空天軍迄今尚未掌握制空權,反而每天都要被烏克蘭軍隊打下幾架先進戰機感到不滿。俄羅斯老百姓在繼續支持普京總統,甚至有超過40%的受訪者(非正式民調,克裡姆林宮也沒有對此發表評論)認為可以發起先發制人核打擊的同時,也給俄羅斯空天軍取了一個“茨岡人的飛行雜耍團”的綽號(俄羅斯人稱吉普賽人為茨岡人),諷刺其花里胡哨卻不頂用,這是繼“膠合板元帥”之後,俄羅斯人民在戰爭中再次展現的幽默,對俄軍的諷刺幽默。

图片alt

剛剛在哈爾科夫被擊落的1架蘇-34

從2月24日開始,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少將就不斷宣稱烏克蘭空軍已被摧毀,但現在,烏克蘭空軍的米格-29戰鬥機和蘇-25攻擊機已經開始在哈爾科夫上空頻繁活動,在西方的軍事援助下,包括提供可作戰狀態和不可作戰狀態的米格-29戰鬥機及其零配件(不清楚蘇-25的情況),烏克蘭空軍的戰鬥力正不斷恢復。

图片alt

而烏克蘭防空部隊就更不用說了,繼斯洛伐克提供S-300防空系統後,英國已開始向烏克蘭移交“風暴者”近程防空系統,而烏克蘭防空部隊則看上了挪威製造的NASAMS(中程防空導彈系統,發射AIM-120主動中距彈),試圖用其取代老式的“山毛櫸”。

图片alt

客觀地說,俄羅斯空天軍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中也算是不遺餘力了,蘇-34超低空突擊,蘇-35和蘇-30SM則攜帶寶貴的R-77主動中距彈和KH-31P反輻射導彈爭奪制空權(烏克蘭飛行員承認,這些攜帶主動彈的俄軍戰鬥機十分危險),更不用說俄軍三大轟炸機都已全部出動了。可是即便如此,俄羅斯空天軍也沒有完全掌握制空權,只能說是獲得了一定的空中優勢,其表現甚至比不上海灣戰爭時候的美國空軍,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情報、指揮還是裝備?

图片alt

值得註意的是,俄羅斯空天軍的直升機部隊表現英勇(跟西方國家歸屬陸軍不一樣,俄軍大部分直升機都歸屬空天軍),各型直升機頻繁出動,不管是突擊、運輸還是救援,北約支持下的烏克蘭防空部隊威脅太大,跟固定翼戰機一樣,俄軍的直升機也是在超低空活動,這樣能避免被烏軍的中遠程防空系統發現的概率,卻又落入了攜帶型防空導彈的打擊範圍:

图片alt

一段視頻顯示,在僚機被擊落後,1架俄軍直升機拼命機動、發射乾擾彈,機載主動防禦系統應該也開啟了,卻頻頻遭到烏軍發射的攜帶型防空導彈攻擊,最終,在乾擾彈耗盡後,這架俄軍直升機被烏軍擊落。

图片alt

烏軍的攜帶型防空導彈太多了,開戰至今,北約就向烏克蘭提供了約2.5萬枚攜帶型防空導彈,其中不乏“毒刺”和“西北風”這樣的先進型號,大量裝備烏軍步兵,對那些在低空活動的俄軍戰機、無人機和巡航導彈威脅極大,俄軍飛行員每次出擊,也得做好回不來的準備,已經有遭擊落的俄軍飛行員被烏克蘭法庭判處終身監禁的前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