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哈爾濱市雙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攜手永治街道防疫紀實

2022年4月,初春時節,萬物復蘇,本是這座小城最忙碌的季節,因一場猝不及防的疫情,讓這座城市遭受重創,一時間,春日顏色消盡,城市靜寂無聲,無數醫護人員、乾警、下沉乾部、社區工作者奮戰前線,有這樣一組疫情防控者,他們逆行而上,駐守在封控小區–洗滌劑小區。洗滌劑小區有8棟樓,32個單元,347戶,居民共766人,因為有確診病例,所以全小區皆為封控區域,疫情形勢異常嚴峻。

图片alt

駐守在這里的乾部來自各個不同的工作單位,有雙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永治街道辦事處和雙城區公安局交警大隊的下沉乾部、有馳援來的阿城醫護人員和尚志的公安乾警。因為是24小時在封控區值守,不進不出,工作人員的吃住睡都必須是在小區內,封控區的政策是居民足不出戶,生活物資和垃圾必須由工作人員送入家門,核酸採集也都是入戶採集。

图片alt

工作也尤為繁重,面對環境簡陋,在包點領導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段寶榮的帶領下,工作人員就在小區內搭建起了帳篷,人員不足,工作人員發揚不懼危險,堅定使命在肩、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理想信念,加大工作時間,夜以繼日的堅守在戰“疫”一線,每天24小時,工作20小時,披星戴月是真實寫照,滿頭大汗是常見狀態,每天核酸檢測工作結束工作人員總是喉嚨沙啞,步履蹣跚,每個單元都需要上門掃碼,爬五六層樓是常態,在核酸檢測期間,工作人員每天在上門核酸檢測後脫下防護服,衣服都被汗水浸透的像洗過一樣,為了確保“應檢盡檢,不落一人”工作人員在每戶居民門上都用記號筆記錄下戶內居住人數,工作結束後設立防護服集中回收箱,嚴格按規範流程,處理防護服及相關垃圾不留安全隱患。

图片alt

小區點長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測檢驗中心主任王曉明,在入駐小區前,年邁的母親不慎將腿摔壞了,但是為了小區群眾的安危,他毅然將母親托朋友照顧,按時到小區點位報到,每當提起此事,他眼淚在眼圈裡打轉,每天晚上只能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詢問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的老母親飲食起居。永治街道包保乾部副點長楊洪潤在核酸檢測工作結束後,還要帶領工作人員進行樓道消殺、入戶清理垃圾,從早忙到晚,從無一刻懈怠,因為小區居民的安危是他時刻記掛的事情。尚志支援乾警陳兆剛,看到人員緊缺,在負責政策宣傳、治安維護的同時又主動承擔起了物資的消殺和配送工作,他的腳步遍佈小區的每一個角落,冒着被感染的風險每天運送近百斤物資並確保了疫情期間小區的治安穩定,危急時刻顯本色,越是艱險越向前。就這樣,工作人員們雖然十幾天來住在冰冷的帳篷里,但卻結成了親如一家的友誼,每天爭搶着工作任務,不停地奔波在小區送米、送菜、送藥運送物資,有序的組織着一輪輪的核酸檢測,還為一些困難群眾提供幫助奉獻愛心。

图片alt

小區內80歲獨居老人李喜德,因為疫情封控加之行動不便,兒女不在身邊無人照顧,工作組就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封控期間老人的一日三餐均由防控點位免費提供,點長王曉明還自費為獨居老人免費購買了洗漱用品等生活物資,每每提起工作組人員,老人都感動的熱淚盈眶。

图片alt

每當提到小區防疫工作組時,小區的居民都會不約而同的稱贊他們為人民的好公僕,乾部的好榜樣。洗滌劑小區防疫工作組用黨員乾部的忠誠與擔當沖鋒在抗疫最前沿,用鋼鐵般意志和大無畏的精神為小區居民鑄就了一道平安長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信仰和初心,戰疫還在繼續,感動仍在上演,這個春天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無數下沉乾部,醫護人員,公安乾警,用不求回報的滿腔熱忱、沖鋒在前的奉獻精神,為這座小城書寫了一段難忘又深刻的記憶。(記錄者:杜海義)

責任編輯: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