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屬於黃河的氣質和風採真正還給黃河——甘南州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組織乾部職工赴瑪曲縣開展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實踐活動

图片alt

波瀾壯闊的黃河從巴顏喀拉一路奔騰東進,在青藏高原東南端的神奇甘南劃出第一道優美的曲線,把豐美遼闊的瑪曲草原緊攬在臂彎。在甘肅境內,沿着黃河逆流而上,甘南無疑是名副其實的上源之地,正是黃河九曲回腸般的青睞與抬愛,讓甘南在一衣帶水中鑄造和豐滿了華夏文明中有關黃河上游最精彩的部分。

图片alt

早在2015年,州委州政府就面向全州發起了“搶占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環境革命,使得甘南成了真正意義上“離內地最近的雪域高原、離太陽最近的藍天白雲、離生命最近的青山綠水、離腳步最近的高山峽谷、離心靈最近的大地藝術;離想像最近的原始秘境、離生活最近的民俗風情、離自然最近的百科全書、離信仰最近的生態高地,離源頭最近的黃河首曲”。所有這一切,既是大自然呈現給我們的壯麗詩篇和雄渾氣質,也是自然尊嚴和綠色情懷在雪域高原的完美展現,更是“生態讓生命更精彩、生態讓生活更絢麗、生態讓生產更興旺”這條顛覆不破的生態信仰在高原人血液和靈魂里的不懈傳承。

图片alt 图片alt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幾句話,既是全國人民共同堅持的“生態理念”,更是甘南兒女不懈追求的“生態夢想”。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實踐活動。這一首創之舉,極大還原了以黃河為主題的甘南生態的本來面貌,把屬於黃河的氣質和風採真正還給了黃河。

图片alt

4月28日,甘南州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根據州委、州政府統一部署和具體要求,聞令而動,積極響應,組織局機關、下屬單位乾部職工赴瑪曲縣尼瑪鎮黃河特大橋北岸1–01號治理點,開展甘南州全面推進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實踐活動。活動現場,甘南文旅人意氣風發、乾勁十足。聚焦覆土、施肥、種草等工作任務。大力實施坡面修復、植被恢復,分步驟推進,對治理點“破點”“露點”“爛點”“疤點”進行了全面治理,不留空白、不留盲區,大家共同揮鍬鏟土、播撒種子、培實新土,時時洋溢着如火如荼的朝氣激情,處處呈現出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甘南文旅小紅帽,成為天下黃河第一彎最靚麗的風景線。

图片alt 图片alt 图片alt

綠色放飛希望,生態孕育生機。甘南文旅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首曲之源的生態使命感強化上游意識、以首善之地的生態榮譽感擔當上游責任、以首創之舉的生態緊迫感體現上游水平,努力用實際行動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在黃河上游的甘南草原落地生根,真正以黃河上游經濟社會和文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把甘南打造成大美青藏錦繡園、黃河上游生態園、民俗風情大觀園、絢麗西北後花園、東方世界伊甸園!

來源:宣傳培訓科

图片alt